从英国孩子的作品里,我们看到了艺术教育的可贵…
2018-07-02
艺术的欣赏不一定非得是名师大家的作品,在一些孩子的绘画创作里,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无限的创造才能。 英国天才小画家威廉森(Kieron Williamson) 威廉森的绘画才华并没有家学渊源,但他天赋极高。2008年5月他和家人第一次到风景秀丽如画的康瓦尔度假,被停泊在码头的船只启发,隔天要求父母买画纸和画笔给他,将所见到的景色画下来。 威廉森起初的几张作品还有童稚的笔触,在父亲友人指导后开窍,过人的天分与超龄的技巧倾泻而出,当时他不过5岁。 英国自闭症小女孩伊丽丝•赫尔姆肖 (Iris Halmshaw) 英国莱斯特郡一名叫伊丽丝•赫尔姆肖 (Iris Halmshaw)的小女孩,自小患有自闭症,且不会讲话。但她却用极大的专注度,描画出来了内容抽象的印象派画作,震惊全世界。 小女孩全神贯注创作出来的宁静如水的作品,让人很容易就能想起大师莫奈的睡莲花,在艺术界掀起了不小风浪。 以上的案例可能会让家长觉得,这是孩子拥有极高的天赋,自己家的孩子就是没这方面的天赋,没必要太重视。 如果这样想,那就有点管中窥天了。 艺术教育的培养,不一定只是成为孩子日后升学的途径,或者就是冲着将来成为大师级人物。 我们不妨参考一下英国。英国的艺术设计独具优势,教学水平也居世界领先地位,从事艺术文化工业的人是从事汽车工业的两倍。但英国艺术教育恰恰不全是为了培养艺术家。 家长让孩子从小接受艺术培养,多数是为了让孩子能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,学会去欣赏艺术,在欣赏的过程中吸收美好的东西。 而到了学校,老师也会引导学生,对于艺术作品进行欣赏、自由评论。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,展现自己的真实情感,以此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、独立人格和创造才能。 这是英国贵族私校教育,百年甚至千年都没有丢弃的教学传统。 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,不是虚有其表。 但凡进入私校学习的孩子,除了必修的数学、科学、英语等科目外,其余课程都是按照孩子自己的喜好选择,再也没有一周仅有一节美术课、一节体育课、一节音乐课,搞不好还要在考试前被停掉,换成是自习或模拟测验的情况。 喜欢绘画,就选择绘画;喜欢音乐,就选择音乐;喜欢戏剧表演,就选择戏剧表演… 慢慢的从一开始会观察欣赏,到自己尝试创作。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,只要是热爱的事情,他们总是能够带来意外之喜。 下面是我们老师带着家长和孩子去英国寄宿名校Shrewsbury School (舒兹伯利学校)参观时,拍的一些学生作品。 这些作品都充满了孩子的想象力,风格鲜明,极具创造性。 这也是中国教育和英国教育的本质区别,前者培养标准化人才,而后者培养创造性人才。 李开复教授在一次采访中说道:“我们今天的教育还是应试教育,让孩子都做一样的事情,父母希望他们拿一个金饭碗。其实说得难听,金饭碗就是重复性的工作,就是被机器取代的工作。” 选择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环境,教育方式,那孩子将来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更多英国留学信息欢迎立即咨询嘉德睿博留学专家,或者拨打免费电话40061-40060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