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07-16
又到了妈妈们发疯的暑期了···
各种各样的暑期班、暑期注意事项扎堆报道,兴趣班、升学班、夏令营、体验课···去,孩子太累家长更累,不去,生怕孩子被落下,休息还是学习,妈妈们的脑神经要被拷问崩溃。
暑期才是一年之中最考验亲子关系的时刻···越是这种时候,妈妈们才要坚定自己的教育理念,有经验的凭经验应付;
没经验的那就听听一手把孩子送进英国私立学校,
陪着孩子经历择校、备考、选课、培养特长、
合理安排时间的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妈妈是如何做的吧。
不报各种学习班,边玩边学···
其实我不爱送娃去夏令营,从来不给娃开书单,买过BBC的BIg Read和DK 的文学图鉴,俩娃看过一眼,但我喜欢带她们去图书馆和书店 “放羊“;
补课这种事,我要敢说,娃就敢糊一“虎妈”大贴纸在我脑门上,然后名正言顺进入青少年叛逆期。
旅游就更别说,在老大10岁之前,还安排过一年3次老少三代游,之后遵她们命,放假要先在家里休息3天以上,然后慢慢收拾一学年的杂物和心情,如果实在没事,再进入去哪里度假的模式,度假不能超过7天,7天的度假里不能每天走景点,但需要很多很多能发呆打愣的时间,回来继续休息一周以上···
所以,看了那么多风生水起的假期计划,能不怕吗?看过一本书《Get Out of My Life.....But First Take Me & Alex Into Town》,其中一个作者是专门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的博士,他的理论是,人类发展的心理逻辑事实之一是:父母已经是青少年的一部分,是青少年自我发展时意识的一部分。因此他给予的建议是,做不完美的父母。
英语喜欢说study hard, play hard,让他们像自己努力学习一样,自己努力去玩,岂不更好···
合理建议,不强制干预孩子做决定
5点45,从学校乐团接到老大,问:怎么没回妈妈的短信?
“啊?都没注意。一天太满了。”
“问你要不要去晚间的击剑(7点)。明天不是有化学考试,今晚你可以选去还是不去。我不是给你压力,让你在乎这次考试的成绩,而是希望你能用每一次决定来尝试自己掌握节奏。”
老大很惊讶:“今天我一直在赶作业,算着乐团结束晚上要去俱乐部,回来后再看看化学,明早起床再看一下,根本没想到有选择权。让我想想。”
从10岁起,在女儿们的业余爱好上,父母一直告诉她们:“选中了,咬牙也要抗,自己去想办法平衡时间、精力、学业和各种课内课外俱乐部。” 因此,连老大初中毕业考试的那个学期,她仍然坚持每周3个晚上的击剑。
我说:“你自己做决定,我们的建议仅供参考。就像Critical Thinking的小测试一样,重要的是你能听不同的观点和意见,然后自己做决定。但是记得要回头看一下,这个决定是不是在当时能做到的优秀的选择,对或者错的地方在哪里,能不能再改进。”
英国教育里的Critical Thinking在中小学里以解决问题(problem solving)的课目出现, 归根结底应该是明辨式的思维方式,广集信息、分析评估、尽可能地求得理性而客观的结果。其实,生活里的很多小事都可以用来练手。
引导孩子学会承担选择带来的后果
老大考虑大学专业时,她搜集信息、比较,然后做出她认为最合适于她的决定,选择和放弃,就像今年为了备考大学,她放弃了代表伦敦地区参加全英青少年击剑冠军赛,而暑假后也许还要放弃代表英国参加欧洲青年锦标赛的资格,因为在击剑和学术里,她选择了学术。
选择,是过去5年的击剑教会她的。击剑,犹如用身体下棋,但每一步的决定,也许不到一秒钟,戴上头盔,外面的嘈杂、甚至教练的喊声都有可能听不见,那一刻,她必须面对各种情况做出下一剑如何进攻或者防守的决定,而下一剑赢或者输,就在这一念间。
所以代表英国参加两届奥运会的花剑选手,威斯敏斯特公学、伦敦政经学院毕业的Marcus说过: “体育还能帮助我做出选择,我很早就意识到也许需要短时间牺牲某事来获得长远的发展,这个也是生活里重要的一课。过去的5年里,整个世界都经历经济低潮,我们不得不考虑是不是应该放弃一些眼前利益去赢得长远的发展,如果人们在很小的岁数里就学到了这些,成年后做出决定也会更容易。”
Marcus也说过:“因为这个运动,我成为一个快速的决策者,这点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来我能在高盛等大公司一直兼职的原因,因为在商业上,快速做出决定是一种技能,有些决策层的大人物都会有不能做决定的困难,而在击剑里,决策基本以半秒计,所以我的头脑就在不断地被训练快速做决策,而决策后的输和赢,也是你必须承担的结果,所以我很小就被训练做决策和承担后果。”
当然,在大女儿选择了她的专业以后,我们用了长达3个月的时间来反复论证这个专业是不是她优秀的选择,因为,选择之后,就是承受结果。过去的两年里,代表英国在欧洲大小参过不下10场比赛,从开始的小组赢1场输5场,到小组4胜2负,但在后面一步步败下来,她一次次反思自己每次失败,接受,然后继续打下一次。
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可逆的,这是每个父母焦虑的原因所在,如何避免这种焦虑呢,其实很简单。
博士妈妈做不完美妈妈就是优秀的经验,尊重孩子,和孩子成为一定范围的好朋友,平等对话,让孩子学会在选择中坚持,并能承担选择带来的后果,才是我们能教给孩子最重要的东西,而这个过程中,父母的角色代入感不那么强,反而更容易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。试图了解孩子的世界才是父母最重要的功课。
而尊重孩子让他们做更多尝试和选择,一直都是英国私立学校所坚持的理念。
英国私校的精髓就是教给孩子们成长自我的过程,在学习中挑战权威,在挑战中看清自我的价值,让学习填充自己变得谦卑,平和。就如上文花剑选手Marcus说的那样:如果人们在很小的岁数里就学到了这些,成年后做出决定也会更容易。
以上内容节选自公众号英国有精英,作者李爽。威斯敏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,资深记者,在北京经济和社会媒体从业13年,2002年移居,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业后在威斯敏斯特大学、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和坎特伯雷大学客座任教过本科和硕士课程。《傲慢与偏见—英国私立学校访谈录》作者。《北京青年报》、《少年商学院》、腾讯公号特邀作者。目前研究兴趣是:教育、传播和英国文化。
两个女儿(17岁、13岁)分别于7岁和8岁从伦敦公立小学转入英国私立学校,目前就读于英国私立女校。亲身经历择校、备考、升学、选课等各个育儿“大关”,看博士妈妈分享独特的“放羊式”育儿理念。
英国嘉德睿博教育携 &李爽老师为家长们
英国私校就读经验主题讲座
私校录取那些鲜为人知的事
之 在英博士妈妈分享“放羊式”养娃经历
用亲身体验的趣事拨开私校层层面纱。
讲座内容涉及:
7+/11+/16+备考细节大披露;
从公立学校转入私校,家长和孩子准备工作大盘点;
访校、择校,家长如何少做无用功;
不干预、不强势的妈妈从容应对青春期叛逆有方法;
“放羊式”养娃让孩子更自律;
做不完美妈妈
英国私校教娃心得总结;
······
李爽老师是国内公立学校的就读背景,而2个孩子分别就读英国私校,接受不同教育背景的两代人看待事物的出发点、思维方式均不同,不同观点的碰撞、辩论、学习,母女之间平等对话的有趣细节都将会在我们的讲座上分享。李爽老师用自己独特方式来保护孩子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,“玩中学”的教育理念相信会给家长们带来不一样的育儿借鉴。
讲座时间: 2018年7月18日
中国时间 16:00-17:00
英国时间 9:00-10:00
讲座地点:英国中小学交流群
费用:免费
请私信嘉德小编获得进群邀请码~